"技術創新沒有禁區."這是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院長范麗常說的話。
范麗有很多創新的故事,比如,引導國際瀕危物種東方白鸛在鄱陽湖周邊輸電線路附近的安全區域筑巢,把候鳥變成“留鳥”。
2015年的一個夏日,剛參加工作的范麗到鄱陽湖附近的一條輸電線路進行故障偵察。他看到運維人員指著鐵塔上方的鳥巢嘆氣,鳥巢上方有一只大鳥在盤旋。經過了解,李凡才知道,鳥類在鐵塔上筑巢、棲息、活動會造成輸電線路跳閘。如果盲目拆除鳥巢,會傷害鳥類;如果不采取行動,輸電線路會頻繁跳閘,影響人們可靠用電。這種情況深深觸動了范麗,他心想:“難道沒有辦法讓鳥兒與電網和諧相處嗎?不行,我得試試!”
“想法”要變成“方法”不是那么容易的。為了了解輸電線路涉鳥故障高發區鳥類活動的真實情況,范麗經常和鳥類專家翻山越嶺,披荊斬棘,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經過一年多的不斷努力,范麗不僅收集了大量的鳥類物種信息,還通過模擬實驗獲得了大量的研究數據。為了更準確有效地解決鳥害保護與電網安全之間的矛盾,范麗率先建立了鳥害故障數據中心,涵蓋了90多種主要鳥害故障種類的圖像、音頻、習性以及相應的電網危害等級、特征和控制措施等信息。編寫了《架空輸電線路鳥害故障防控》等3部專著,提出了電網鳥害故障生態防控策略,填補了國內電網鳥害故障防控的空白。
在創新的軌道上奮力奔跑,范麗的勇氣和魄力值得稱道。2017年,他在日常工作中發現變電站電流互感器等多種電力設備因復合絕緣護套粉化、開裂嚴重而停運。這些復合絕緣護套采用的是液體硅橡膠,國外已經有所限制,國內的相關研究進展也比較緩慢。面對這個“瓶頸”問題,范麗迎難而上。經過3年的實驗研究,范麗和他的同事成功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液體硅橡膠配方,產品性能在各方面均優于國外,為提升我國電氣設備核心競爭力和電網安全運行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做科學研究很難,但范麗很喜歡?!霸缒曜x書時,一位老院士的教誨讓我終生難忘,一直激勵著我。他說,雖然探索的道路布滿荊棘,但逆境可以磨煉人的意志和性格。只有不畏艱難險阻,勇于奉獻的人,才能體會到努力的最后喜悅。我要成為那個人!”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